范扬,1955年1月生于香港,祖籍江苏南通。1972年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。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。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南京书画院院长、金陵美术馆馆长。现为中G国家画院研究员、国画院副院长,中G国家画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,中G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,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。文化BU优秀Z家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
范迪安先生所论:“范扬在两个世纪之交这几年里似乎得到了神助,以爆发出来的强劲之力将自己的画境大大地做了提升,在他的作品面前,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作画之际‘情驰神纵、超逸优游’的状态。就笔墨的意态而言,他浓笔酣墨,落在幅上皆成‘文章’,显示出解衣磐礴的畅快,达到了通权达变的火候。就描绘的内容而言,他打通了山水、人物、花鸟原有门类界限,只要面对自然,便能‘临事制宜,从意适便’,信手拈来皆得理法,在散乱的节脉中荡起形象的生机。”观其画、识其性而知其人。因为中G画学,实为人学。人学是中G古代文化的核心,而传统的审美实际上又是对自我人格的欣赏。人的胸襟、品藻决定画的格调气象。古人有“人品既已高矣,气韵不得不高;气韵既已高矣,生动不得不至”之说,故读书修品成为传统画家终生之修为。当然人之天性各有不同,或刚或柔,关键在于得正气而不染乎邪病也。
范扬作画虽无古人“突然绝叫三五声”之狂,却有“笔所未到气已吞”之慨,他落笔率意,不假思索,笔笔相生,息息不绝,纵横涂抹,生趣滔滔。笔下山川云水,如浩荡洪流滚滚而至,驰骋自如,令人惊慑。其气概又如冲陈之骁将,奔突如风,气雄万夫。诚如古人描写“得道者”作画的神情:“当夫运思落笔,时觉心手间有勃勃欲发之势,便是机神初到之候,更能迎机而导,愈引而愈长,心花怒放,笔态横生,出我腕下,恍若天工,触我毫端,天作妙绪。前者之所未有,后此之所以难期,一旦得之,笔以意发,意以发笔,笔意相发之机,即作者亦不自知所以然。”
范画的又一大特点是沉雄浑茫的画面,极富韵律感和动流气息。如果说中G画是“心迹”的外化,范扬正是一个将活跃的神思、豪放之情怀、心智的直觉无挂碍地挥写出来的人。他不役于形,不弊于物,不止于闻见,而是大其心体天下万物,烛天理明万象而无所隐遁也。如刘勰所言:“夫神思方运,万涂竟萌……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,我才之多少,将与风云而并驱矣。”又如董玄宰论:“画之道,可谓宇宙在手者,眼前无非生机。”这样写出的画自然有着活泼的生命,“故可周流一切,贯通一切,生化一切,大用一切,风动蛇行,鸢飞鱼跃,乌黑鸪白,及一切生生化化,无处不是道体流行,天道自然。”
范扬先生的画,境界在于精神气象;深厚在于学植修养;风格在于天性禀赋;文脉在于中G文化精神。在今之中G画坛,他不仅是个性风格ZUI强烈的,又是充满自信与ZUI具自由精神的;是气韵与骨法兼得的;因而也是ZUI能全面体现中G绘画精神的。
范扬属羊,性格和顺,心地实在,读书时是好学生,做事时也随遇随缘。广交游,多朋友,画友中口碑不错。
范扬出身诗文书画世家,不乏才情。一般说来,世家子弟往往聪明有余,沉稳不足,可以顿悟,不耐渐修,范扬却是能够立定精神,扎牢根基,含英咀华,厚积薄发。上大学前,范扬在老家南通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。研究民间刺绣和剪纸。当时,海内外诸多名家如庞薰琴、吴冠中等 到研究所讲学,启发学术,提携后进,范扬获益良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