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诗词风格的转换意味着他妥协了!

诗词风格的转换意味着他妥协了!

华亿珍宝收藏网
浏览次数1032
发布时间2019-11-17

写诗有很多目的,可能是想要其才学显达名闻于天下,可能是想抒发情怀,希望自己的感触和思想也能激起别人的灵魂共鸣,而我们从诗的风格是可以看出诗人所处的时期,是官场春风得意时,还是被贬时的郁郁不得志的惆怅。

今日分析的便是大诗人苏轼所经历的几个时期。

1.乌台诗案

元丰二年(1079年),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。上任后,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《湖州谢表》,这本是例行公事,但苏轼是诗人,笔端常带感情,即使官样文章,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,说自己“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”,“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”,这些话被新党利用,说他“愚弄朝,妄自尊大”、“衔怨怀怒”、“指斥乘舆”、“包藏祸心”,又讽刺政府,莽撞无礼,对皇帝不忠,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。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,一时间,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。

七月二十八日,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,解往京师,受牵连者达数十人。这就是北宋Z名的“乌台诗案”(乌台,即御史台,因其上植柏树,终年栖息乌鸦,故称乌台)。

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。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,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。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,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。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,也上书说:“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?”在大家努力下,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“一言而决”,苏轼得到从轻发落,贬为黄州(今湖北黄冈)团练副使,“本州安置”,受当地官员监视。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,险遭杀身之祸。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,他才算躲过一劫。

2.困顿黄州

那一年,苏轼43岁,其实不老。当人过中年的苏东坡刚从牢狱里死里逃生后,带着一家老小从开封出发时,情景自是悲凉,难怪苏东坡当时说:“平生文字为吾累,此去名声不厌低”。略微带点不忿的苏东坡此时心情差到了极点。于是,当初到黄州,自己的幼子出生后,苏东坡马上起好了名字:苏遁(逃遁之意)

苏轼初到黄州,百思不得其解的是,明明我一心为皇帝社稷着想,忠心耿耿。仅被一群后生诬陷,便落得如此下场,真是苍天无眼啊!内心的愤怒,可想而知。

到黄州的第三年,寒食节之际,清明的雨有些阴冷,恰逢那一年又阴雨连绵两月有余,东坡借住的官驿(不是家)四处漏雨,锅内煮的是充饥的菜饭(一种蔬菜和稻米混合的半固体食物),当天是寒食节,只能吃冷食,但一家老小困顿地蜷缩在一起景象,这是他终身难忘的穷困与窘迫,这种情境深深触动了这位天下第一才子,百感交集的苏东坡拿起笔,饱蘸墨汁挥就《黄州寒食二首》:

“自我来黄州,已过三寒食。年年欲惜春,春去不容惜。今年又苦雨,两月秋萧瑟。卧闻海棠花,泥污燕支雪。暗中偷负去,夜半真有力,何殊病少年,病起头已白。”

“春江欲入户,雨势来不已。小屋如渔舟,蒙蒙水云里。空庖煮寒菜,破灶烧湿苇。那知是寒食,但见乌衔纸。君门深九重,坟墓在万里。也拟哭途穷,死灰吹不起。”

3.新苏东坡

“自从我来到黄州地界,这已经是第三次寒食节了。每年我都惋惜春天残落,但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。”

通篇的悲凉,情绪与书法在此帖里达到极致,黄山谷说,就算让苏东坡再写一遍,想必也达不到这钟境界了,“此书兼颜鲁公,杨少师, 李西台笔意,试使东坡复为之,未必及此。”

这是一幅急就章,但急就之中,却饱含情绪,与王羲之的《丧乱帖》一样,情到笔到。我们睛前看到的这幅字,刚开始苏东坡是打算认真写的,但自第四行起,他实在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凉,眼前的情景,心中的憋闷,对政治的失望,对人生的无奈,纷纷涌上心头,而这些情感都汇集在一起,来到他的笔下。

诗,苍劲沉郁,生活凄苦的哀叹,心境悲凉的感伤都在这里;书,笔酣墨饱,神充气足,恣肆跌宕,飞扬飘洒,诗情、画意、书境都在这里。

真正的成熟,是与苦难握手言和。从此之后,一个新的苏东坡诞生了!

苏东坡奋进报国的政治人生,从此转换成了旷达潇洒的艺术人生!这后期的艺术人生,是高产、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不断产出的艺术人生。

4.优质高产

他开始开荒地、筑雪堂,自己种地,自家盖房,十足的农夫生活,也就是说,先解决了生存再说,想其他的都是空的。心境因为务农事,变得踏实安定,淡定从容。于是《西江月》里说:

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。夜来风叶已鸣廊。看取眉头鬓上。酒贱常愁客少,月明多被云妨。中秋谁与共孤光。把盏凄然北望。

世间大事,不过一场秋梦,老子看透了,当然了,对于皇帝,他也基本死心,只是凄然北望。

不但如此,苏东坡学会了享受人生,他变得从容多了,于是《鹧鸪天》里说:林断山明竹隐墙,乱蝉衰草小池塘。翻空白鸟时时见,照水红蕖细细香。村舍外,古城旁,杖藜徐步转斜阳。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。

当然,还有一阙词,质量更高,就是这首: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。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《定风波》里,苏东坡的淡定与从容,达到颠峰,这时的他,风雨根本不看在眼里,啥事都能当做过眼云烟。竹杖芒鞋,吟啸徐行,何其从容,不悲不喜、宠辱皆忘、潇洒飘逸的苏东坡似乎就在我们眼前,雨下吧,我不怕!人生风雨,来吧,我不怕!

当然,后来还有《前赤壁赋》《后赤壁赋》,还有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。

至今天想起苏东坡,我们还会想起他那段: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。知不可乎骤得,托遗响于悲风。

这时的苏东坡,才真正是我们熟识的苏东坡,才是伟大的苏东坡。


华亿珍宝收藏礼品网是国内收藏专业收藏服务机构,专注于现代名家字画,景泰蓝,国画,艺术品,字画收藏,收藏礼品 ,瓷器收藏 ,钱币收藏,书画收藏,诚信经营、信誉至上、所售藏品保真,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诚信立业,严控品质,极速发货,致力于为广发藏友提供专业优质收藏服务,华亿珍宝收藏礼品网一直深受海内外藏友信赖。华亿珍宝收藏礼品网广交天下藏友,希望与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全国统一服务热线15810529588!

评论(0)
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
网友评论

匿名用户
相关文章 秒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