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书画上的印章都是什么内容?

书画上的印章都是什么内容?

华亿珍宝收藏网
浏览次数2048
发布时间2020-11-24

书画与印章产生密不可分大约在宋元时期,较早的如米芾、赵孟頫的作品都会加盖自用印,随着时间的推移,到了明清,印章已经成为书画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,印章不仅是作者的身份象征,还增添了作品的神采,成为画龙点睛之笔。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,当今的书画家拥有一套自己的印章乃是必不可少的。  闲章则能够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,是为较为隐藏的语言,似弦外之音。闲章所容纳甚广,诗词歌赋、吉语、斋馆里籍无一不可。Z名者如赵孟頫的“松雪斋”,文彭的“琴罢倚松玩鹤”,何震的”听鹂深处”,邓石如的“江流有声,断岸千尺”,蒋仁的“真水无香”,吴让之的“画梅乞米”,黄牧甫的“器父”,吴昌硕的“西泠印社中人”,齐白石的“湖南湘潭人也”,潘天寿的“一味霸悍”,来楚生的“处厚”等等。

书画上的印章有两种。

第一类是书画家自己钤盖在作品上的印章,一般来讲不会太多,多是一枚或一对姓名章,或斋馆印章。此外有还有闲章,闲章少则一枚两枚,多也不过几枚。


如潘天寿的作品钤盖的:“潘天寿印”


陆俨少作品钤盖的:“陆印”“ 俨少”“ 陆俨少之章”


来楚生的作品钤盖的:“来楚生印”

皆是自用印,一幅作品不会盖太多。

第二类是鉴藏印,鉴赏家或收藏家在观赏时候加盖的。这类印章就多了,藏家的姓名印或鉴藏印。


比如石涛的这件书法作品,就有唐云和钱镜塘的收藏印,分别是:“药翁”“ 杭人唐云之玺”“ 海昌钱镜塘藏”。

有很多书画作品由于年代久远,流传甚广,经眼藏家无数,牧甫印云“万物经眼即我有”,虽则放达,但这样的拥有是短暂的,而作为藏家也希望他人和后人知道他曾经过眼或者珍藏过此物,而印章即是证明。因而盖的印章特多,这样的作品如《兰亭序》。历代书法经典作品盖印很多者不可胜数,然这大抵是古人的作品才会如此,今人的作品一般而言印章不会太多。

通过藏家的印章可以了解作品的流传收藏情况。在不破坏原作生态的情况下,印章的钤盖为作品增添光彩,亦能够借此作为辨别真伪的一个方面。但如果盖印不讲究则会起到负作用,因此我们看历代藏家盖印,总在作品边角,总以不打扰作品本身为原则。


几枚我刻的闲章:

平常心
达观
归真
平平安安
继续浏览内容
知乎
发现更大的世界
打开
Chrome
继续

书法爱好者路过,不懂篆刻,但是因为兴趣所至,平日也有去了解一些篆刻方面的知识,所谓诗书画印不分家,就把我所了解的说一下,希望能对题主有用。这是我第二次在知乎准备长文答题,上一次回答问题有朋友建议我注意排版和图文并茂的问题,这一次我就尽可能的注意版式和图文。下面进入正文:



题主问题为“书画上的印章都是什么内容?”,这句话说直白点就是问印章上通常刻的什么东西(也就是印文)。

想要回答这个问题,首先,我们要为印章界定概念。
百度上面的解释“印章,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,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,不沾颜料、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,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、信封上的蜡印。制作材质有 玉石、金属、木头、石头等。中G印章是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。”
古人对于印的解释:
印,执政所持信也。——东汉·许慎《说文
玺者,印也。印者,信也。——蔡邕《独断》
印,验也。——《苍颉篇》
印章是一种器物,这种器物上刻有表示人、家族、官职、机构的名称或者徽记、符号。并可通过“抑”“压”等动作,将刻有的内容印制到其他物体上。
印章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,是具备浓厚的中G传统韵味的艺术形式.其名称很多,
如:玺、宝、图章、图记、钤记、钤印、记、印信等等。古时候,印章通称为玺(xǐ),玺是印章ZUI早的名称。战国以来,印章的名称几经演变,因时而异,各朝代的称呼各不相同。秦以前,不论官印、私印都一概称作“玺”,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,制订了一系列的印章制度,并有专门管理印章制度的官员。当时规定皇帝的印才能称“玺”,其材料用玉,臣民的印章一律称“印”,其材料不准用玉。而遗存的汉印中,不是皇帝也有称“玺”的,如“皇后之玺”、“淮阳王玺”等,这是因为汉代虽然也承袭秦朝制度,但制度已略放宽,所以诸侯王、王太后用的印也可称“玺”。玺印的起源也很早,关于玺印的起源有春秋说、战国说和殷商说。如采用殷商说,则我国的玺印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。

其次,玺印的的出现和其他器物一样,应该具备一个技术发展的前提。类似于印的器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,许多出图的当时的陶器上的纹饰就是用戳子印上去的,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玺印的前身,当然,这不是后来表示信用意义的器物。在网上找了下资料,这个网站里有不少图图片:【陶瓷】大溪文化陶器欣赏(fot全84P)
彩陶筒形瓶,新石器时代·大溪文化,1974年湖北松滋桂花树出土

再者,玺印是私有制产生以后的产物,这个时候玺印表示信用的功能出现。现代历史学界通常把夏代当作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私有制国家,但是目前没有足够的材料来证明夏代私有制的具体情况,而殷商的社会私有制情况则有出土的甲骨文、金文材料去证实,在殷商中后期,产生了系统的文字,同时保存了部份的图案族徽,这是制印的必备条件。
总结:通过上述,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玺印的基本概念和玺产生的时代,玺印就是带有某人某个家族、机构、官员的名称或记号,并可以通过抑、印等方法把这些记号复制到其他物件上,以表示拥有、信记的器物。玺印的产生应该有“制造技术”“私有制的产生”“文字的使用”三个前提条件。而这三个条件,在商代后期完全具备,也能够得到大量的考古材料的证明。除了有大量的古玺印实物,还有大量的用印事物遗存,而关键就在于怎样去确定玺印是商代、西周还是春秋的哪一个时期,并制定科学的标准。



上文多说了几句,下面直接正面回答作者问题:

楼主的问题问的是印文刻的文字通常是些什么内容,官印的内容我想就算我不说题主都能想到,就说说私印吧。有以下这些种类:

①:姓名印,姓名印在私印中是ZUI常见的,也是ZUI常用的,通常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下使用,印文的内容可以为人的名字,也有在名字下加“印”“章”“印信”“之印”等字的。姓名印在汉晋之间就已经比较规范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对然秦始皇规定天子制印可以用玉而其他官员不行,但是民间作为私印的姓名印却不受这一制度的限制,从汉魏以来遗留的事物来看,有玉印、金印、铜印、银印、石印等。

②:表字印,我国对于人的命名比较将就,除了有姓名之外,还有与名相应的字号,在平时直呼其名是不尊敬的, 称呼他人的字号才是对人的尊敬。唐宋以后印章艺术复兴的一个表现就是将字号入印,以显示制印的随意和自由。如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,就刻成表字印“赵氏子昂”。表字印的印面形式和所用材料都可以随意,但是通常不作为正式的个人信符,不能用于一些具有法律效应的契约文书之中,而可以用于书画作品中。

③:号印,也可以称之为别号印,性质用途同表字印,印文内容是主人的字号,号的起取方法比字要宽泛,不受名的意义的制约,通常体现出某人的思想、志向、或者说处的地名所喜欢的某些词句等。

④:年号印,历代的帝王都喜欢玺印,除了正式的用印之外,也把年号制成印章。例如宋徽宗有“政和”“宣和”宋高宗有“绍兴”年号印,通常用于书画作品之上,表鉴赏收藏或创作的年代,上面提到的两位皇帝就都是艺术修养很高的,徽宗书画俱精,高宗的一笔书法直追晋唐。

⑤:收藏鉴赏印,印于书画作品之中,表示某书画作品过某人之手为某人所有、所收藏,有鉴藏作用但不是鉴藏印。如“乾隆预览印宝”,现在的藏书章就属此类。

⑥:引首印,因取闲杂名字做印文,而钤于书画作品之首而得名,此俗起于唐宋,至今不废。

⑦:成语印,用现成的词语、诗句或者格言等刻成印章。是治印这一时情趣的表达,或者是为了追求高雅的艺术境界所做。

⑧:斋堂馆阁印,古时知识分子或上层社会的人,往往喜欢为自己的居所取一个名号,并用居所名号刻印,如赵孟頫的斋印“松雪斋”,李泌的“端居室”,乾隆三希堂的“三希堂精鉴玺”

⑨:押字章,押字也称花押,是具有特殊记号性质的签字,并以此刻成印章,称为押字印。其一直延续到民国。


华亿珍宝收藏礼品网是国内收藏专业收藏服务机构,专注于现代名家字画,景泰蓝,国画,艺术品,字画收藏,收藏礼品 ,瓷器收藏 ,钱币收藏,书画收藏,诚信经营、信誉至上、所售藏品保真,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诚信立业,严控品质,极速发货,致力于为广发藏友提供专业优质收藏服务,华亿珍宝收藏礼品网一直深受海内外藏友信赖。华亿珍宝收藏礼品网广交天下藏友,希望与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全国统一服务热线15810529588!

评论(0)
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
网友评论

匿名用户
相关文章 秒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