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一直被称为中G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,在那时,国家经济繁荣,文化交流昌盛,其中书法文化更是灿若星河,名家辈出。唐代书法异常繁荣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受皇帝们的影响,据统计,在唐代的22位皇帝中,可成为书法家的就有16人,可见唐代皇帝对书法的推崇和喜爱。下面将从唐代三个时期来分析的唐代皇帝们对中G书法的影响。
首先是初唐时期的唐太宗李世民,这位皇帝在历代皇帝中是比较有名的,他广于纳谏,收纳人才,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,他不仅在治国方面厉害,还非常注重自己的内在文化艺术修养,把科举制度与书法结合,想要当官就要学好书法。他特别推崇王羲之书法,不惜费大量金钱,收集名帖,鼓励朝廷官员都临帖,推动了整个社会对书法的重视,这对书法的传播非常有益。
中唐时期,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,前期唐朝也是比较繁荣的,达到了唐朝发展的鼎盛时期,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,不过后期奸臣当道慢慢走向衰落,李隆基对自己的内在艺术修养也是很重视,诗书乐器样样在行。唐玄宗倡导八分和章草,开创了“明皇新体”,隶书也在他的影响下登上历史舞台。
唐代晚期的时候,经历了安史之乱,唐朝开始走向衰败,皇帝也就无心于艺术书法方面。由于唐朝开始衰败,统治者开始寄希望于佛教,大量建造石庙,僧人免税,这样下去朝廷也越来越穷,僧兵对朝廷造成了威胁。直到唐武宗上任后改变了这一局面,对佛教势力进行减弱,还大量烧毁一些佛书经刊,对碑文也是破坏,这样对书法也是一种消极影响。
唐代帝王对书法的影响不止包括他们自己本身的书法,重要的是他们对待书法的政策,把书法结合科举,推崇二王书法书圣,书法的传播等等,都对后代乃至今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